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石油普教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教育公平,现就做好全省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保障入学权利。凡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区)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严禁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
(二)科学合理划分学区。坚持免试就近原则,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加强生源分布情况分析,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根据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实行单校或多校划片。学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研判分析、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学区范围,并做好宣传解读工作,合理引导家长预期。鼓励各地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孩子不便的实际问题。
按照教育部关于严格控制“大校额”“大班额”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的人数,严格控制起始年级“大班额”。
(三)坚持“公民同招”政策。坚持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公办小学一般采取登记(报名)方式入学,公办初中一般采取登记(报名)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实行小升初对口直升的,鼓励通过小学、初中强弱搭配等方式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县(区)学生入学需求,所在县招不满且审批机关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可以在审批机关管辖区域内适当跨县招生,不得跨设区的市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假借民办学校等名义招收中国籍学生。严禁以集团化、联合体等名义进行招生,集团化、联合体内各学校招生后学生不得跨校流动。
(四)保障特殊群体入学。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入学就读。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地方,要完善积分规则,确保符合《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县(区)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意见,对具备学习能力能够到普通学校就读的,优先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残疾程度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残疾程度严重,不能到校就读的,就近安排学校进行送教上门或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切实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依据有关规定落实义务教育优待政策。
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
(五)优化流程规范采集。各地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方案,明确招生流程和时间安排,优化报名登记、递交证明材料、审核相关资质等程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户籍、房产、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共享,逐步实现网上报名、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要规范入学证明材料,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招生入学有关政策规定,列出需提供的入学证明材料清单,并提前告知家长。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随迁子女在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一)明确招生主体及范围。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以及新建未满三年的普通高中学校,方具备招生录取资格。建校已满三年但未通过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评估的学校不具备招生录取资格,不得分配招生计划。坚持属地招生原则,实行“公民同招”。地处县域(及不设区的市)的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设区市城区的普通高中应在所在区或若干城区内招生,原则上不得在县域招生,具体招生范围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辖区内县域学位不足或生源不足的,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辖区内统筹调剂,按照同一方式和标准录取学生。省直管县(市)的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其招生计划、招生录取和学籍注册等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负责。
(二)推进职普协调发展。各地要按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普协调发展,合理调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和招生规模,适应改革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三)加强招生计划管理。科学编制并一次性下达本行政区域内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格控制班额,杜绝高一年级新增“大班额”。严格落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省级备案制度,各市区须于5月31日前,将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计划表(附件3)及普通高中招生改革重点情况统计表(附件4)报省教育厅备案,通过备案后方可正式公布。
1. 继续压减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取消除空军、海军青少年航校等承担国家特殊人才培养任务外的跨区域招生计划。跨区域招生学校所在市(区、县)教育局须提前与生源地市(区、县)教育局会商招生计划、条件、程序以及学籍转接等事宜,并进行公示。
2. 将优质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向办学质量提升明显的薄弱初中倾斜,定向计划不得跨区域分配。
3. 体育、艺术、小语种等特殊类型招生可在设区市范围招生,原则上招生计划不得超过学校计划总数的5%。
(四)保障特殊群体招生工作。要按照省级有关文件规定,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属地考试和招生录取工作。同时要为残疾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便利。认真落实教育优待政策,军人子女、公安子女和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按照《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9号)有关规定,除国家规定的照顾政策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
(五)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各地和各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充分利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实行“人籍一致、籍随人走”,强化普通高中新生学籍建立工作各环节审核。各普通高中学校要确保学籍注册与招生录取、实际就读一致,严禁招收“线下生”,严禁“空挂学籍”、违规建立学籍、无本校学籍实际就读等行为。
(一)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行“市级统筹,以县(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市工作方案,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指导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招生入学工作;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合理划分学区,完善工作方案,明确招生程序,组织实施辖区内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信息公开、学籍管理和督查落实。学校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负责登记、审核、发放录取通知书等工作。
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实行省级指导、市级为主统筹管理和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各市(区)要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完善招生政策,利用市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开展报名、招生录取等工作。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招生入学办法,科学利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招生工作对教育公平和育人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
各市要统筹做好辖区内基础教育阶段外籍和港澳台侨学生就学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做好日常监督。
(二)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招生政策、招生各环节和特殊群体入学政策的宣传,及时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推进“阳光招生”。要大力开展“三个课堂”、学校风采展示、记者媒体进校园、名师名家宣传等活动,让群众对身边的好学校加强认识认可。积极宣传优质均衡发展成效,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价值观,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三)加强监督严肃问责。严格落实招生工作纪律要求,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中小学生招生“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公布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对顶风违纪的学校及责任人从严查处,对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的主管部门追究相应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按干部隶属关系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对顶风违纪的民办学校依法依规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
2023年陕西省普通
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咨询投诉电话
单位名称 | 咨询投诉电话 |
西 安 市 |
西安市教育局 | 小 学:029-86786617 初 中:029-86786617 普通高中:029-87806801 |
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7421574 初 中:029-87421574 普通高中:029-87435191 |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7519801 初 中:029-87381320 普通高中:029-82245986 |
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 | 咨 询:029-87348916(小学) 029-87622861(初中) 投 诉:029-87623061(小学、初中) 普通高中:029-87323068 |
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 咨 询:029-85382715(小学、初中) 投 诉:029-85381288(小学、初中) 普通高中:029-85268133 |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6239710 初 中:029-86239704 普通高中:029-86239717 |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3618913 029-83517580 初 中:029-83618913 029-83517580 普通高中:029-83512294 |
西安市阎良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6201055 初 中:029-86866056 普通高中:029-86201193 |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3828911 初 中:029-83828911 普通高中:029-83820518 |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9050912 初 中:029-89050912 普通高中:029-85292235 |
西安市高陵区教育局 | 咨 询:029-86092603(小学) 029- 86916284(初中) 投 诉:029-86918881 普通高中:029-86913138 |
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 小 学:029-84811750 029-84872668 初 中:029-84811750 029-84872668 普通高中:029-84811750 |
西安市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 029-87152382 |
西安市蓝田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 029-82731321 |
西安高新区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29-88855897 初 中:029-88855897 普通高中:029-88855513 |
西安经开区教育体育局 | 029-86525960 |
西安曲江新区教育局 | 029-68660129 |
西安浐灞生态区教育局 | 小 学:029-88083530 初 中:029-88083530 普通高中:029-83592515 |
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 | 029-84198865 |
西安航空基地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 029-89082238 |
国际港务区教育卫体局 | 小 学:029-83450768 初 中:029-83450768 普通高中:029-88086482 |
西咸新区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29-33186163 初 中:029-33186163 普通高中:029-33585941 |
宝 鸡 市 |
宝鸡市教育局 | 0917-2790258 |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 0917-3959301 0917-3959300 |
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 | 0917-3520742 |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 0917-6212738 |
宝鸡市高新区教育体育局 | 0917-3780134 |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7-7211525 初 中:0917-7211525 普通高中:0917-7211570 |
宝鸡市岐山县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7-8213076 初 中:0917-8213076 普通高中:0917-8212435 |
宝鸡市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 0917-5230902 |
宝鸡市眉县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7-5548562 初 中:0917-5548562 普通高中:0917-5548846 |
宝鸡市陇县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7-4602593 初 中:0917-4602593 普通高中:0917-4604416 |
宝鸡市千阳县教育体育局 | 0917-4241219 |
宝鸡市麟游县教育体育局 | 0917-7963645 |
宝鸡市凤县教育体育局 | 0917-4805918 |
宝鸡市太白县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7-4952116 初 中:0917-4952116 普通高中:0917-4951136 |
咸 阳 市 |
咸阳市教育局 | 029-33328102 |
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 | 029-33372838 |
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 | 029-33188582 |
咸阳市兴平市教育局 | 029-38822445 |
咸阳市武功县教育局 | 029-37292425 |
咸阳市泾阳县教育局 | 029-36219012 |
咸阳市三原县教育局 | 029-32287477 |
咸阳市礼泉县教育局 | 029-35614099 |
咸阳市乾县教育局 | 029-35521476 |
咸阳市永寿县教育局 | 029-37666766 |
咸阳市彬州市教育局 | 029-34922753 |
咸阳市长武县教育局 | 029-34202899 |
咸阳市旬邑县教育局 | 029-32993531 |
咸阳市淳化县教育局 | 029-32777502 |
铜 川 市 |
铜川市教育局 | 小 学:0919-3193617 初 中:0919-3193617 普通高中:0919-3192380 |
铜川市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9-5288570 |
铜川市印台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小 学:0919-4183491 初 中:0919-4183491 普通高中:0919-4183293 |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小 学:0919-2188296 初 中:0919-2188296 普通高中:0919-2188258 |
铜川市耀州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9-6185730 |
铜川市教育局新区分局 | 小 学:0919-3181315 初 中:0919-3181315 普通高中:0919-3181255 |
渭 南 市 |
渭南市教育局 | 0913-2930839 |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 0913-2669025 |
渭南市华州区教育局 | 咨 询:0913-4733733 投 诉:0913-4711522 0913-2467591 |
渭南市华阴市教育局 | 小 学:0913-4611328 初 中:0913-4611328 普通高中:0913-4612371 投 诉:0913-4612335 |
渭南市潼关县教育局 | 0913-3811381 |
渭南市大荔县教育局 | 小 学:0913-3266023 0913-3266336 初 中:0913-3266023 0913-3266336 普通高中:0913-3266027 投 诉:0913-3266029 |
渭南市澄城县教育局 | 咨 询:0913-6868866 0913-6868853 投 诉:0913-6868838 0913-6868449 |
渭南市合阳县教育局 | 咨 询:0913-5515595 投 诉:0913-5515587 |
渭南市蒲城县教育局 | 0913-7221932 |
渭南市白水县教育局 | 咨 询:0913-6188101 投 诉:0913-6188345 |
渭南市富平县教育局 | 小 学:0913-8221280 0913-8221273 初 中:0913-8221280 0913-8221273 普通高中:0913-8221256 |
渭南市高新区教育局 | 0913-2111160 |
延 安 市 |
延安市教育局 | 小 学:0911-7090990 初 中:0911-7090990 普通高中:0911-2112568 0911-7090990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小 学:0911-2660092 0911-2660058 初 中:0911-2660092 0911-2660058 普通高中:0911-2660016 0911-2660058 |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体育局 | 0911-6215284 |
延安市延长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8617465 |
延安市延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8116219 |
延安市子长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7115374 |
延安市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6622461 |
延安市吴起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8390900 |
延安市甘泉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小 学:0911-4223051 初 中:0911-4223051 普通高中:0911-4228287 |
延安市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3212601 |
延安市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3939540 0911-3939539 |
延安市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4622085 0911-4624050 |
延安市黄龙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3317069 |
延安市黄陵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0911-5217520 |
榆 林 市 |
榆林市教育局 | 小 学:0912-3525756 初 中:0912-3525756 普通高中:0912-3893482 0912-3894391 |
榆林市吴堡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6521314 初 中:0912-6521314 普通高中:0912-6522345 |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3525078 初 中:0912-3525078 普通高中:0912-3525077 |
榆林市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6721504 初 中:0912-6721504 普通高中:0912-6723435 |
榆林市清涧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5222150 初 中:0912-5222150 普通高中:0912-5222348 |
榆林市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5627632 初 中:0912-5627632 普通高中:0912-5622175 0912-5621582 |
榆林市靖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4867569 初 中:0912-4867569 普通高中:0912-4627673 |
榆林市高新区教育局 | 小 学:0912-2399691 初 中:0912-2399691 普通高中:0912-2399689 0912-2399708 |
榆林市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7221147 初 中:0912-7221147 普通高中:0912-7221057 |
榆林市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4215982 初 中:0912-4215982 普通高中:0912-4215407 0912-8090806 |
榆林市米脂县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6222510 初 中:0912-6222510 普通高中:0912-6225410 0912-6213500 |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 小 学:0912-7619948 初 中:0912-7619948 普通高中:0912-7611075 0912-7611814 |
汉 中 市 |
汉中市教育局 | 0916-2626670 |
汉中市汉台区教育体育局 | 0916-2535921 |
汉中市南郑区教育体育局 | 0916-5516217 |
汉中市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 0916-7216244 |
汉中市洋县教育体育局 | 0916-8220090 |
汉中市西乡县教育体育局 | 0916-6221809 |
汉中市勉县教育体育局 | 0916-3239817 |
汉中市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 0916-4397325 |
汉中市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 0916-4826679 |
汉中市镇巴县教育体育局 | 0916-6714442 |
汉中市留坝县教育体育局 | 0916-3922660 |
汉中市佛坪县教育体育局 | 0916-8915083 |
安 康 市 |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0915-3212794(公办) 0915-3214969(民办) |
安康市汉滨区教体科局 | 小 学:0915-3212725 初 中:0915-3212725 普通高中:0915-3332133 |
安康市旬阳市教体科局 | 0915-7203692 |
安康市汉阴县教体科局 | 0915-5212936 |
安康市石泉县教体科局 | 小 学:0915-6323571 初 中:0915-6323571 普通高中:0915-6321988 |
安康市宁陕县教体科局 | 0915-6826516 |
安康市紫阳县教体科局 | 小 学:0915-4421486 初 中:0915-4421486 普通高中:0915-4428268 |
安康市岚皋县教体科局 | 小 学:0915-2522219 初 中:0915-2522219 普通高中:0915-2522134 |
安康市平利县教体科局 | 0915-8428258 |
安康市镇坪县教体科局 | 0915-8828231 |
安康市白河县教体科局 | 小 学:0915-7823969 初 中:0915-7823969 普通高中:0915-7822178 |
安康市高新区教体局 | 0915-3362576 |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教体局 | 0915-3612558 |
商 洛 市 |
商洛市教育局 | 小 学:0914-2312942 初 中:0914-2312942 普通高中:0914-2313662 |
商洛市商州区科教体局 | 0914-2390673 |
商洛市洛南县科教体局 | 小 学:0914-7322371 初 中:0914-7322371 普通高中:0914-7322180 |
商洛市丹凤县科教体局 | 小 学:0914-3386835 初 中:0914-3386835 普通高中:0914-8322694 |
商洛市商南县科教体局 | 0914-6366971 |
商洛市山阳县科教体局 | 小 学:0914-8383791 初 中:0914-8383791 普通高中:0914-8322223 |
商洛市镇安县科教体局 | 0914-5338158 |
商洛市柞水县科教体局 | 0914-4325696 |
杨凌示范区 |
杨凌示范区教育局 | 029-87030606 |
杨陵区教育局 | 029-87012115 |
韩 城 市 |
韩城市教育局 | 0913-5229010 |
神 木 市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0912-8333834 |
府 谷 县 |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 | 0912-8755510 |
陕西省教育厅 |
陕西省教育厅 | 义务教育:029-85581788 |
普通高中:029-88668681 |
备注:咨询投诉时间为工作日上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