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中学开展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学习分享会

分类:校园动态 时间:2023-04-14 来源:本站 作者:小一老师

—西安思源中学—

思政学科和学科

思政学习分享会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加大教师对课标的领悟和运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目的,李萌老师、严英老师结合3月29日灞桥区“中小学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优质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给大家进行了汇报和分享。

——郭雪颖老师主持此次大会——

李萌老师结合自身教育培训经验,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向、作为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感谢各位领导给予这次机会,让我来给大家分享关于“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外出学习”的收获与感想。下面我将结合3月29日灞桥区“中小学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优质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以往有关思政教育的相关培训给大家做出自己的一点收获与感悟分享,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的培训我将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为大家做出分享: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向

五:作为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首先,由我为大家介绍当前阶段我们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大发展,各国文化在交汇中相互碰撞,不断地交融和对抗,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之际,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政治取向等日趋多元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显得刻不容缓。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确定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2016 年 12 月,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各专业课程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首要问题。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家可能觉得思想政治教育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离我们很近,是因为我们经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总提到它,说它离我们远,是我们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还不够清楚,下面我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政教育主体向客体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的分类和阐 发 ,这些要素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所确 定的 ,其内容按照特定的层次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具体分为 “基础性内容 、主导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三个部分 。

基础性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

主导性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国史教育。

拓展性内容包括: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习主席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贯彻这一要求,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下面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也叫“政治课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政治课 ”“思想课 ”和“理论课 ”,其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贯穿大中 小学全过程 。其中,“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阶段的思政课程 。“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是将包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在内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现象”,目的是发挥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各类课程 ” 和 “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角色不同 、 地位不同 、所起作用也不同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 协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向

老师们可能最难攻克的就是在自己的学科如何实施课程思政,下面我将结合培训以及相关资料资料的查阅给予大家一些课程思政实施方向的分享。

(一)树立思政理念,提升融育能力

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对于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这是影响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科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融育能力。

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内化为教育信念,将课程思政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价值追求,并在教学中贯穿始终。用学科知识的学理性讲清楚思政元素中的政治性,最终实现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二)领会核心素养,凸显思政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思政要求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体现学科知识,还要渗透思政元素,实现整体育人。因此,找到两者之间的“融合点”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研读课标发现这个“融合点”其实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集合体,学科核心素养整合了知识、能力与育人目标。因此,教师要深刻领会学科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思政价值,在进行目标设计时,有机统一思政目标与学科目标。

简言之,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凸显思政元素,使学科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

(三)认真研读教材,深挖思政元素

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教材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而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是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由于课程特点和学科优势不同,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有发现育人资源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善于挖掘和提炼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学科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国际视角等方面延展其思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尽管教材内容相对稳定,但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深度挖掘和开发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渗透。例如,物理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物理学家的照片,对其背后的研究经历进行深度挖掘,通过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正确价值观;数学教师可以在公式的推导与论证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音乐教师可以解读红歌背后的时代印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教师可以在讲述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理工科要强调课程所蕴含的思辨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人文社科则可以在政治文化的意蕴中感染学生,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把课程思政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四)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思政教育

思政素材的选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学科教育方法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植入思政元素,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内容,选择适切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式、情境式、探究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形式,在合适时机进行思政教育,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让课程思政灵动起来。例如,在人物介绍、背景介绍等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赏析图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人物精神、时代背景等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教师在讲授蕴含丰富哲理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然后课上汇报。这体现了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其中的价值意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的方式营造思政育人环境,让学生在思政氛围中接受熏陶、启智润心。

五:作为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来谈一谈我对如何上好思政课的一些看法。作为中学思政教师应自觉担负起铸魂育人的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民族自信,发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坚定理想信念

青少年朝气蓬勃,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未来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当今世界,国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关系瞬息万变,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将会成为时代的主力军。在青少年心中树立起国家、民族理想信念,强化青少年的时代责任感,是中学思政课的使命担当。然而,从学生角度看,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西方文明与制度盲目崇拜,而对本国文明、历史及制度不了解、不自信。从思政教师角度看,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刻、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也未能及时学习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思政教师要铸魂育人,必须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教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更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定的信仰可以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工作劲头,在教学中投人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使真理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二)讲好中国故事

中学思政课铸魂育人,要讲好真实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课要讲好民族复兴故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最动人心魄的故事是实现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自己的时代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推动中国从赢弱不堪走向民主富强。这些追梦故事,是中学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材料。作为思政教师要乐于、善于从小人物追梦的故事中发掘德育元素,浸润学生心田,感悟时代责任,传承使命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锤炼品格。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道路故事。中国百年来摸索出的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发展模式。这条用先辈鲜血和奋斗摸索出来的中国发展道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历史必然性。青少年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受益者和见证者,也是将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并不断创新的后来者和继承者。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少年讲好中国道路故事,引领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体会摸索道路的艰辛和不易,通过现实故事感悟中国道路的价值,从故事中坚定道路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强化责任担当。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劳动实践的精神产物,蕴藏着丰厚的人类实践智慧。无论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还是科技工艺、民俗风情,都内含丰富的思想精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青少年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时代文化的创造者。中学思政课教师要以故事为载体,用真实故事引导青少年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保持对创造时代文化的高度热情,让文化自信真正入脑、入心、化行。

思政课要讲好时代榜样故事。小人物彰显大时代。一个时代的榜样人物故事,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最能打动人。思政教师要深刻挖掘时代榜样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彰显时代精神,带动学生入情人境,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三)回归教育本质

中学思政课铸魂育人要回归教育本质。中学思政课切不可上成纯知识课,更非应试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简单的讲解、勾画、练习、考试。德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动心”“动情”。德育要打动人心,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要多采取感悟式、体验式、生成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悟中明白道理,在体验中生成观点。此外,教师还应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特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只有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德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更好地强化道德认知、加深道德情感。这样,思政课才能真正做到铸魂育人,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思政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应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通过“学理论”“勤实践”“找方法”,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上好每一节思政课。

首先,思政教师要在“学理论”上下功夫。学习理论要“快”,关注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前沿,并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学习理论要“深”,深人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有关社会制度、国家道路、政策讲话等的背景、内涵、逻辑体系,把理论讲清楚、把观点讲明白。学习理论要“活”,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

其次,思政教师要在“勤实践”上下功夫。思政课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从理论到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感悟理论力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善于引导学生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观点,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知,从学生自己的经验生成观点,使思政课更具实效性。

再次,思政教师要在“找方法”上下功夫。思政课要让学生动情、动心,就不能上成知识型课堂,不能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探索、论证、研讨。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活动,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气息的教育素材,发挥现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长处,把抽象的理论教学与形象的直观教育相结合,让知识情境化、理论生动化、观点具体化,努力调动青少年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


以上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分享的内容和观点还比较浅显,希望可以给到老师们一些帮助,关于具体的落实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去摸索和实践。分享中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严英老师着重分享了这次灞桥区“中小学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优质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物理和化学老师是如何将思政学科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的,同时谈到了自己对思政元素融入理科教学的一些理解。她提出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必须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交融,在传授知识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才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月29日,我参加了灞桥区中小学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现将活动给大家做一汇报,在本次活动共有四名老师进行了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的展示,我着重谈下物理、化学两位老师是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及我对思政元素融入我们理科教学的一些理解。


第一先分享下物理、化学两位老师的课:李国政老师《时间 位移》--军人目标 矢志不渝,从课题的展示就可以看出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课堂,新课导入“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军人的职责又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入物理量“标量、矢量”,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引入“英雄的足迹”,就将物理概念“路程-位移-时间-时刻”引出,利用榜样的事迹对以上概念进行分析讲解鉴别,更直观的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及军人的崇拜、敬畏,深知大国的平安与和谐来之不易,坚定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报效祖国的志向。仝鹏老师讲的是碳酸钠,但题目给的是《忆苦思甜话“苏打”》,从题目就可以感知到一定的年代感,新课导入仝老师让学生以“洋”字组词,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用当下的网络名词“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在学生说完当下时代有关“洋”的事物之后,仝老师引出“洋碱”一词,便引出了本节的教学内容,在“洋碱”的制备过程中,介绍了 近代国家的贫穷,民族工业发展的滞后,国人需要购买洋人的东西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境况之下,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在化学工业领域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且又站在高考的角度上“细品侯氏制碱法工艺”,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更加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任务,以及爱国、报国的情怀。


第二  我自己对思政元素融入理科学科的理解及做法

(1)“为什么要将思政元素引入我们的学科”?---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个环节,贯彻教育各领域;高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旗帜鲜明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培养和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怎样才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的教学课堂?我认为①首先我们要有思政的概念,及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意识②深入挖掘化学新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抓住化学学科特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化学问题,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向及动力。挖掘与化学有关的历史人物事迹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史明理、以史为鉴。”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课程思政题材,如化学必修第二册课本111页,科学·技术·社会部分提供了青蒿素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一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图,在教材中的呈现比较简略,趣味性不强,基于此,在备课时,我们以探秘青蒿素为切入点可以进行设计,并将青蒿素的发现史进行丰富,补充青蒿素可治疟疾的史料,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于润物无声中起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是祖国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为契机,告知学生要刻苦学习、勤奋、努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这样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筑牢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帮助学生浇筑起文化自信坚实基座,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再如讲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可以引入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的生平事迹,通过对我国著名化学家闵恩泽先生生平事迹的讲述,引导学生去发现在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共有的一些特质,如报国热忱,严谨求实,开拓创新。这样的化学家举不胜举,重在我们要有将思政融入课堂的意识及行动力。


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必须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交融,在传授知识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才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分享大会教师们受益良多,我校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思政教育和学科思政的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安中考网 xazgk.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xazgknews@163.com】

标签
二维码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必看
必看
  • 【百廿三中 再续辉煌】西安市第三中学举行建校120周年大会
  • 14岁初中生保送进清华 因材施教之下如何避免功利化?
  • “双减”之下 “年味儿”寒假作业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 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 标签
    热榜
    QQ

    微信扫一扫

    WeChat
    Top